傳統的修復方法是將損壞的部件進行拆卸后外協修復,或是進行刷鍍及表面的整體刮研,但修復周期長,修復費用高。針對上述問題,當代新維修方法是采用高分子復合材料,應用多的有美國美嘉華應用技術在現場進行劃傷尺寸的恢復修復。其材料優異的附著力和良好的抗壓能力,不但能夠滿足上述的工況要求下的生產使用要求,涂抹材料:將調和均勻的2211F涂抹到劃傷表面;一層要薄,要均勻且全部覆蓋劃傷面,以確保材料與金屬表面的粘接,再將材料涂至整個修復部位后反復按壓,確保材料填實并達到所需厚度,使之比缸筒內壁表面略高。由于被滾壓的表層金屬塑性變形,使表層組織冷硬化和晶粒變細,形成致密的纖維狀,并形成殘余應力層,硬度和強度提高,提高表面粗糙度,粗糙度基本能達到Ra≤0。
油缸拆卸后要認真檢查,以確定哪些零件可以繼續使用,哪些零件可以修理后再用,哪些零件必須更換。裝配前必須對各零件仔細清洗。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要正確安裝各處的密封裝置。比如在安裝O形圈時,不要將其拉到永1久變形的程度,也不要邊滾動邊套裝,否則可能因形成扭曲狀而漏油。從而提高表面抗腐蝕能力,并能延緩疲勞裂紋的產生或擴大,因而提高缸筒疲勞強度。拆卸后的O形密封圈和防塵圈應全部換新。又或者是安裝Y形和V形密封圈時,要注意其安裝方向,避免因裝反而漏油。
活塞桿是液壓缸傳遞力的主要元件。材料一般選擇中碳鋼(如45號鋼)。油缸工作時,活塞桿受推力、拉力或彎曲力矩等,固保證其強度是必要的;并且活塞桿常在導向套中滑動,配合應合適,太緊了,摩擦力大,太松了,容易引起卡滯現象和單邊磨損,這就要求其表面粗糙度、直線度和圓度等合適。活塞是將液壓能轉為機械能的主要元件,它的有效工作面積直接影響液壓缸的作用力和運動速度。外部原因主要有:惡劣環境作業,礦山、山區、拆建作業等,有硬物對活塞桿表面進行碰撞,導致活塞桿表面受損。活塞與活塞桿連接有多種形式,常用的有卡環型、軸套型和螺母型等。
導向套對活塞桿起導向和支撐作用,它要求配合精度高,摩擦阻力小,耐磨性好,能承受活塞桿的壓力、彎曲力以及沖擊振動。內裝有密封裝置以保證缸筒有桿腔的密封,外側裝有防塵圈,以防止雜質、灰塵和水分帶到密封裝置處,損壞密封。金屬導向套一般采用摩擦系數小、耐磨性好的青銅、灰鑄鐵、球墨鑄鐵和氧化鑄鐵等;非金屬導向套可采用聚四氟乙烯和聚三氟氯1乙烯等。用它來實現往復運動時,可免去減速裝置,并且沒有傳動間隙,運動平穩,因此在各種機械的液壓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。